狗狗品种大全及图片 港股市场今日低位震荡,三大指数盘中一度接近翻红。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1.40%,报收16280.22点;科技指数跌2.37%,报收3120.83点;国企指数跌1.53%,报收5512.30点。 注:恒生指数和科技指数表现 值得关注的是,今日午后市场出现小幅拉升,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例,该指数从今日低点3043.26点拉升至高点3171.16点,期间相对涨幅达4.20%。 然而午后涨势并未维持太久,市场再度走低。对于午后反弹,或许短期情绪触底反弹有关。 除了情绪反弹之外,多家外资机构对中国股票持有看多的态度。 从摩根大通、资本集团等公布了旗下基金截至9月底的持仓情况,摩根大通旗下中国股票基金和资本集团旗下欧洲太平洋成长基金都加仓了腾讯等互联网股票。 甚至高盛近期发布的策略观点中指出,投资者应该卖出标普500指数看涨期权,同时买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看涨期权,以便为可能出现的中国相关资产补涨做好准备。 今天市场 从盘面来看,医药外包概念、电力股、等多数板块呈现调整态势,而半导体、农产品股走强。 医药外包概念股持续走低药明康德跌超9% 医药外包概念股中,药明生物(00269.HK)、昭衍新药(06127.HK)、方达控股(01521.HK)分别下跌9.53%、9.48%、6.47%。 注:医药外包概念股表现 麦格理指出,今年第三季全球整体合同生产服务板块(CMDO)业绩表现疲软,受此消息影响下,包括药明生物在内的相关个股再度走低。 不过安信国际指出,目前医药最悲观时点已过。前期医药板块调整幅度较大,多数创新药公司近乎腰斩甚至更多,估值回归后的板块整体估值趋于合理甚至低估。 电力股集体下挫华电国际电力跌超8% 电力股中,华电国际电力(01071.HK)、大唐发电(0091.HK)、中国电力(02380.HK)分别下跌8.36%、5.20%、3.87%。 注:电力股表现 国家发改委19日发布消息,为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国家发改委在10月13日上午主持召开华北、东北、南方等部分地区电力中长期交易座谈会。会议围绕今年电力中长期交易总体情况、工作进展以及2023年电力中长期交易合同签订有关考虑进行了交流研讨,为进一步推动电力中长期交易工作奠定了基础。 同时国家能源局在近期发布1—9月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0.9%。前9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0%。 半导体股小幅回暖华虹半导体涨超5% 半导体股中,中电华大科技(00085.HK)、华虹半导体(01347.HK)、中芯国际(00981.HK)分别上涨9.52%、5.64%、1.55%。 注:半导体股表现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统计显示,2021年来,8英寸晶圆厂产能缓慢增长,预计到2025年总产能增加20%。其中,汽车和功率半导体元件的晶圆产能增幅最大,达到58%。 从国家和地区来看,到2025年,中国大陆8英寸晶圆新增产能66%,增幅最大。其次是东南亚增长35%,美洲增长11%,中国台湾增长11%,日本增长10%,韩国仅增长2%。 航空股多数上涨中国国航涨近3% 航空股中,中国国航(00753.HK)、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HK)、中国南方航空股份(01055.HK)分别上涨3.32%、2.17%、1.91%。 注:航空股表现 近日以来,东航、国航、南航相继发布新航季航班计划,例如,南航计划新开航线40条,包括北京-泉州、北京-玉林、广州-怀化、上海-青岛、沈阳-南京等航线。新航季,南航计划在32国执行42条国际航线,合计每周112班次。国际计划恢复广州-罗马、广州-雅加达、大连-东京、沈阳-首尔等航线。 南向资金 今日南向资金大幅流入70.70亿港元。自10月以来,南向累计流入370亿港元。 注:南向资金10月以来的表现 市场个股新闻与异动 【润歌互动涨超40% 上市四日累计涨超两倍】 润歌互动(02422.HK)涨43.38%,报收1.98港元。自该公司17日上市以来,相对于发行价0.64港元累计涨超两倍。据悉,润歌互动主营包括两大业务板块:营销及推广服务和IT解决方案服务。 【Apollo出行涨18% 宣布参与电动车公司融资】 Apollo出行(00860.HK)涨18.53%,报收18.53港元。根据此前公告,APOLLO出行发公告称,Lucky Ample(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上海联和及上海联和力世纪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于10月14日订立注资协议,Lucky Ample及上海联和将分别以现金向合营公司注资4300万美元及2700万美元。 据悉,上海联和力世纪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 【微创机器人涨10% 5日累计上涨超60%】 微创机器人(02252.HK)涨10.37%,报收28.2港元。自14日以来,该公司累计上涨63.76%。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受集采预期利好政策集中释放,贴息贷款以及医药板块低配等因素影响,医疗器械和科研装备估值逐步迎来重估。 (文章来源:财联社) 文章来源:财联社![]()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