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澳洲八大 今年的上海车展大概是电动化浓度最高的一届,也是国际化浓度最高的一届。 去年国内新能源市场渗透率超过25%,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而在自主品牌电动车的发力之下,中国消费者对于电动化、智能化的接受程度早已不是其他市场能比的。 这次上海车展,宝马一口气带来了全电动化车型阵容,旗下四大品牌BMW、MINI、BMWMotorrad和劳斯莱斯均在媒体日首日以电动化阵容亮相,包括五款新能源首发车以及三款展示宝马电动化、数字化和循环永续发展趋势的概念车。这次宝马带来的不仅仅是众多新能源新车和众多董事会成员,更是在电动化、数字化上的决心。 「中国需求」才能赢得中国市场 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宝马集团在中国销量194,773辆BMW和MINI,其中纯电动车19,786辆,占比超过10%,是去年同期的2倍。年初宝马刚刚给自己立下目标,2023年纯电动车销量占比达到15%。宝马将提供更多纯电动车车型,更贴近中国市场需求来提升竞争力。 这次上海车展上,宝马有三款BMW电动化车型全球首发,分别是首次将纯电动M性能车与旗舰车型结合的创新纯电动BMWi7M70L,插混的创新BMWXMLabelRed限量版,以及继i3、iX3后第三款国产纯电动车创新纯电动BMWiX1。将中国作为全球首发的主场,中国市场对于这三款车型的意义不言而喻,特别是国产创新纯电动BMWiX1。 (创新纯电动BMWi7M70L) (创新BMW XMLabelRed限量版) (创新纯电动BMWiX1) 在上海车展期间,宝马紧凑车型与MINI生产线总监斯特凡·弗勒克博士(Dr.-Ing.StefanFloeck)表述了他对iX1的描述:「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真正做到了在中国、为中国。」 宝马紧凑车型与MINI生产线总监斯特凡·弗勒克博士 作为一款紧凑型SAV,在国内推出的BMWiX1是长轴版本,相比标准版长度增加了10cm,轴距超过了2.8m。「内部空间特别宽敞,尤其是后排空间,这是中国消费者尤其中意的功能。」 如果说推出长轴距版车型,让车内空间更宽敞,是中国市场的传统偏好;那除了长轴距以外,细节上的「中国需求」也被深入考量了。 比如,更长、更厚的后排座椅,更适合中国人身材比例的头枕设计,以及目前中国市场关注度极高的数字化。 宝马还快马加鞭地推出了第九代(BMW)操作系统,并把它搭载到了BMWiX1上。全新的操作系统以全触控作为基础交互设计理念,搭配由10.25英寸的数字仪表盘和10.7英寸的中央触控显示屏集成的一体式悬浮曲面屏。第九代(BMW)操作系统整合了很多我们日常的手机应用,包括车载微信、小程序、QQ音乐定制上车,停车付费、充电站规划等需要基于大量国内数据的功能。 「我们还推出了新的智能个人助理形象。你甚至可以看到它的表情,了解到它的情绪,从而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交流。这完全是为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特别打造的。」谈到新推出的智能个人助理形象,弗勒克博士这样说。 相较上一代系统,第九代(BMW)操作系统中专为中国用户设计的功能比例高达70%。 BMW引领情感化人机交互的未来 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的电影《人工智能》中,机器人小孩大卫那句饱含感情的「mommy」,赚走了我一晚上的眼泪。给人工智能赋予感情,似乎是人类对于数字化的「终极幻想」,就算在汽车上也不例外。 当然,各家车企对于「感情」的理解不同:拟人化的形象?像人一样拥有名字?个性化的答复语气?从形态、声音、名称上「更像个人」,固然是为数字化赋予感情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对用户来说,更贴近需求、更有生命力、更懂自己的交互,更是情感内化的表现。 给数字化赋予情感的第一步,就是打破刻板印象。目前的智能汽车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智能座舱就是车机大屏,就是语音助手,就是一个个车机系统中的应用。然而,汽车的智能化并不是把汽车向数码产品方向发展,而是从用户场景和情感出发。 在年初的CES上,宝马发布了BMWDee数字概念车,在上海车展上我们看到了BMWDee的亚洲首秀,以及定制化的专属唐三彩限定色的全彩EInk版BMWDee。在Dee上我们看到,汽车的数字化不只是车机大屏,车身也可以是交互的一种途径,是融入环境和表达情绪的载体。当然BMWDee的可变色车身走向量产可能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但对于数字化的理解已经融入在宝马量产车上。 比如,通过数字化让人与车的交流更自然。如今,越来越多的车型尝试用HUD平视显示,将驾驶关键信息从仪表盘中释放出来,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为的就是开车时能更自然更高效的获取信息。然而目前这种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画质的清晰度和色彩效果受光照影响;可以投射的信息有限;只能在特定角度看到信息。 最先把战斗机HUD技术引入乘用车的宝马在Dee上给HUD平视显示技术升级了。它们把仪表盘玻璃下缘设置了深色涂层区域,宽度覆盖整个挡风玻璃,驾驶相关的重要信息就投射到这个区域。 这样信息与前方道路在同一个视野平面上,驾驶员在看路况时就能看到,避免了低头看仪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能拥有传统仪表盘那样的清晰度和色彩效果,更能让车内所有成员都能看到。 宝马将这个技术命名为「BMW全景视域桥」,只要坐在车上,与驾驶相关的信息能够根据不同使用场景恰到好处地出现,让驾驶体验更加便捷。 我们常常在各种对于未来出行的畅想中看到全车投影,直接用车窗玻璃展示信息,打造沉浸式的数字体验。「BMW全景视域桥」也许就是这样的第一步。 循环永续理念 造就绿色「骨骼」与绿色「鞋子」 「循环永续」可说是宝马集团三大发展战略支点之一。在中国,宝马率先提出了「360度循环减碳」理念,无论在供应链上还是生产领域、产品本身,都深入贯彻这一战略。iX1就是这样一款将循环永续贯穿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电动车」。 首先,在iX1搭载的第五代BMWeDrive电力驱动系统中,前后桥的两台励磁同步电机都没有使用稀土元素,进一步减少了矿产资源的开采。 另外在原材料层面,iX1拥有绿色的「鞋子」和绿色的「骨骼」。在「鞋子」轮毂中,可再生铝的比例将高达70%。绿色「骨骼」则是使新车将首次使用低碳钢铁,相较于传统钢材,在生产环节最多可以减少30%碳排放。 可持续的生产则可以说是iX1的绿色底蕴。iX1的生产基地,位于沈阳的华晨宝马铁西工厂遵循BMWiFACTORY理念,已经变成了「绿色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100%使用绿色能源。未来,当新车的动力电池退役后,还可进行梯次利用或闭环回收。这些举措都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BMW加速在中国的电动化进程 不知道什么时候,中国的汽车市场被划分出了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本土的自主品牌VS海外传统品牌。人们似乎认为在电动化、智能化上,老牌传统车企走得太慢,已经「不懂中国人」了。 不得不说,宝马的快速步伐打破了这个论调。无论是早期iDrive操作系统的开创、将HUD这样的众多创新技术率先引入汽车、在三电技术上的投入;还是近年来纯电车型的推出,在人机交互上的突破性开创,对未来的务实的前瞻,在智能化、数字化、电动化与真正的豪华体验上的探索中宝马从未止步。 这一次的上海车展,宝马也是有备而来: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全新纯电车型BMWiX1,70%功能专为中国用户设计的新一代操作系统,对于未来数字化情感交互理念诠释的概念车BMWDee,在i7和iX1众多专为中国用户深入考量的功能,甚至高层的中文演讲,宝马的本土化一直不是说说而已。 当创新技术上的大胆尝试,碰撞上加速前进的本土需求,宝马在中国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本文作者:米其林 不要忘记关注「极客汽车」的微信视频号哟!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