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信息港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张奎:省域金融数“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3-05-25/ 潜山信息港/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当今世界,万物互联、数“潮”澎湃,数字文明新时代奔涌而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中共
1314网

当今世界,万物互联、数“潮”澎湃,数字文明新时代奔涌而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中共中央、国务院于近期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了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战略。近年来,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深入贯彻数字中国战略,落实总行“数字央行”建设部署要求,创新建设了省域金融数治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平台总体框架见图),在数据治理、数据融合应用等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推进省域金融治理数字化转型,为金融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动能。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张奎

突出科技赋能,夯实先进可控的技术底座

1.搭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技术架构。采用分布式大规模数据存储与计算框架,组成29节点的计算集群,支持736T的存储,支持在线弹性伸缩算力、可按需扩容至EB级规模。最高可支持单表万亿条记录的多表关联分析,9级作业优先级设置,三副本数据压缩可靠存储。提供完善的运维监控和巡检能力,实现精细化访问与权限控制。

2.运用先进的大数据流计算技术。针对国库、支付清算等TB级业务数据实时统计分析需求,采用一站式实时数据仓库引擎,提供多维度自助式分析,在国库收支、存贷款余额等多达40+亿条记录的多表关联分析等场景中,实现亚秒级交互式查询体验。基于低延迟高吞吐的流计算引擎,将“法人银行流动性实时监测”的广域网数据采集、分析到展示全链路在秒级完成。

3.探索组合模型的智能化预测。创新国库现金流预测思路和方法,运用奇异谱分解方法,对国库收支存序列进行分解,采用SARIMA(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N-Beats神经网络模型,对国库现金流进行预测,将传统基于回归和简单时序预测方法约20%的误差减小至10%,优化了国库资金分析与监测应用。

4.创新跨域动态多标签的风险监测算法。在支付结算管理“云互联”风险监测中建设了多维度跨场景大数据风险联防联控功能,实现跨机构、跨业务、跨地域、跨网络场景的大数据应用,建设全省统一、动态更新的支付业务和风险数据库。基于数据库建设“开户码”,使用“红、黄、绿”三色直观展示高、中、低风险,帮助银行较为精准地识别开户风险。“开户码”应用上线以来,全省查询量达近3920万次,有效助力从源头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图省域金融数治平台总体框架

加强数据治理,激发数据要素的倍增效用

1.标准化推进数据资源的源头管理。标准是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价值、推动高效融合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在平台建设中,我行根据《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金融数据能力建设指引》《金融数据安全数据生命周期安全规范》等行业标准,规范建立了一整套动态管理的接口规范、数据目录,推进数据的规范分类及标准化应用,方便系统对接、数据共享。以金融机构编码作为唯一标识,解决金融机构名称不规范、统计口径不一导致的数据溯源难题,从源头上加强数据治理。

2.精细化开展数据分级分类的安全管控。运用数据保护伞和区块链能力,对海量数据的特征自动提取,利用智能模型实现数据的分类分级,利用加密、脱敏、水印等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保护。利用大数据风险识别模型洞察潜在风险,实现数据的全流程审计。支持平台空间资源隔离及跨项目空间访问控制,具备完善的权限认证与隔离机制。

3.定制化打造异构多源的数据采集通道。按照统一采集处理原则,建设数据报送平台(DRP),支持人工、前置机、应用程序接口(API)等各类端口,适应不同条件下的数据采集需求,减少金融机构报送接口。平台已覆盖辖内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所有银行机构和法人支付机构,定制的数据模板达1521种,运行离线数据处理任务7000多个,加工形成的业务指标近1万个,总数据量达130TB。

4.集中化管理全省人民银行的数据门户。按照统一的数据治理和质量管控标准,将数据资源分为“经济金融运行”“金融调控”等八大类目,建立贯穿辖内各级分支行的全省金融数据资源目录。建设全省统一的数据门户,提供数据资源查询、申请、审批、下载、维护等全流程功能服务。

5.一体化展示各类金融数据指标的全貌。设计了“指标驾驶舱”模块,支持分业务、时间、地区等多维度数据指标查询、多样化图形展示和统计分析,提高数据共享水平。抽取有固定分析需求的数据指标,自动生成专题报告,有效减轻重复劳动,提升履职水平。目前,能够自动生成经济金融运行、分支行履职概览、流动性实时监测等100余套智能报告。

聚焦应用牵引,有效助力省域金融治理

1.以重要金融数据挖掘为重点,提升业务创新能力。建设金融统计大数据分析应用,已归集12亿多条企业贷款全量逐笔明细数据,实现对全省首贷户拓展、特定领域信贷支持、小微企业贷款覆盖面、企业授信用信情况等的分析监测,并通过清单查询功能满足个性化、精细化统计分析需求。通过无贷户名单筛选精准推送等模式,支持首贷户拓展专项行动取得重要成效。2020年以来,基于该平台共拓展首贷户37.9万户,首次发放贷款金额累计达到1.7万亿元。同时,建设支付清算数据分析应用,将脱敏后的支付清算数据与企业工商数据、信贷质量数据相关联,拓展支付清算数据分析维度。归集2017~2023年浙江省央行支付清算明细数据,为经济或行业景气分析、政策实施效果评估,以及出险企业监测、反洗钱等提供参考信息。

2.以跨部门多场景应用为抓手,提升管理服务质效。建设流动性实时监测应用,有力提高风险监测水平。通过每5分钟提取法人银行机构备付金账户余额和大额出入明细等,从资金往来、实时头寸、指标监测三个维度,实时监测流动性风险状况,并按照预设条件自动触发预警,生成智能日报,为银行机构流动性风险前瞻性预判和处置争取时间。同时,建设数字外汇管理应用,有力提高外汇“放管服”水平。通过平台实现省外汇局和银行机构之间的信息传输和交互,推动外汇业务“网上办”,企业只需跑一次银行即可完成办理。开发外汇备用金“业务核查”模块,解决经办银行无法全面掌握开户企业备用金额度使用情况的痛点,推动落实资本项下备用金管理要求。

3.以展示类应用为载体,提升决策分析水平。驾驶舱涵盖金融管理与服务各方面,收录指标5000多个,以图表方式显示,支持在权限范围内对单项指标钻取挖掘、逐层分析。辖内分支机构基于基础模板,结合本地特色,开发设计各类特色业务驾驶舱。数字大屏提取了驾驶舱核心指标,建成宏观调控、金融监管、金融改革等9张数字大屏,收录指标640多个,直观展现重点履职信息,实现“一屏尽览”。

4.以信息类应用为突破,提升协同办公效能。以高频场景为突破口,建设覆盖全省各级分支机构的协同办公应用。通过督查督办模块,实现会议决定事项、重点任务、建议提案等督办事项的全流程高效管理。通过调查问卷模块,打通与邮件系统的对接,应用于人事考评、民主测评等,实现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调查。通过“浙央文档云”模块,实现全省系统内的文档共享、智能检索和即时通讯。

(栏目编辑:郑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